和和氣氣與人相處,平平安安日子好過。
祝福大家平安自在
兩個泥牛鬥入海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為一名在家居士,要有正常的生活作息,不要暴飲暴食、狂嫖爛賭、酗酒吸毒。

如果一個人所交往的盡是酒肉朋友,想擁有健康正常的生活態度也難。儒家主張:友直、友諒、友多聞。結交朋友要選擇直心腸的人,不用心機盤算你的人;但是「直心」未必是「心直口快」的人,心直的人,口不一定快,口快的人常惹是非。友諒是結交能夠諒解你的人,寬容你的人。友多聞是與有豐富知識學養的人做朋友。

佛教中有個名詞叫「善知識」,釋迦牟尼佛鼓勵我們應該多親近善知識而遠離惡知識,等於儒家所說的「近君子而遠小人」。但是誰是善知識呢?益友、諍友都是善知識。至於我們自己,即使現在尚不是善知識,也要學著做他人的善知識。

文/聖嚴法師 圖/Jean Li

336.png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菩提心應該有階段性,只是一般很少強調,因此造成許多弊端。譬如某些禪師只說「頓悟」,但什麼是頓悟?頓悟以後究竟是什麼程度,也說不清楚,致使有人誤會頓悟就是成佛,引起許多無謂的爭論。

甚至有些人沒有用功修行,也沒有真正的悟境,就自認為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然後目空一切,耍嘴皮子,形同外道一般,因此,從明朝到近代,有許多善知識都批評禪宗是口頭禪、野狐禪,其實都是因為不明白菩提心次第的關係。

淨土宗也有相同的情形,淨土經典也教人發菩提心,但是發什麼、如何發?都沒有詳細地說明,許多人都誤以為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發菩提心。

而會有這樣的誤解,並非沒有根據,譬如《法華經‧方便品》:「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華嚴經‧梵行品》:「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好像一發要成佛的心,然後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已經成佛了。

念佛的確是最重要、最主要的修持法,可是一定要配合三種淨業、福業(詳見後續介紹),才能累積淨土資糧。只曉得念阿彌陀佛是淨業、是淨土資糧,那是含糊籠統,因此我們要知道菩提心的層次。

文/聖嚴法師 圖/Jane Wu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鬼家活計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中一片雲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山下做水牯牛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讓智慧和慈悲永不止息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經》是通攝大小三乘法的總綱,可以當作佛法概論來看。
佛經中教授修行的方法有三︰1.持戒,2.修定,3.修慧。持戒與修定須以般若智慧來指導。如果沒有智慧的指導,持戒就如同一般的好人、善人,不一定是學佛的人;而且修定的工夫和力量,也跟一般外道的修行沒有兩樣。行菩薩道的人沒有智慧,就不是菩薩,凡夫和菩薩之所以不同,就是在於智慧的有無。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飢不飽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干我事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