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小編:史考樂,幸福是什麼?怎麼樣才能獲得幸福呢?🤔
史考樂:佛教經濟學認為,幸福的獲得是以「最少的消費」達到「最大的滿足」。因為,擁有更多東西並不會帶來幸福,「減少苦惱」才會讓人真的擁有幸福。
小小編:但是,想要卻得不到就會苦惱、生氣、更想要,怎麼可能會減少苦惱呢?🤔
史考樂:泰國僧侶Payutto(1994)認為佛教徒會辨別渴愛(tanha)與希慕(chanda)的差別;因貪欲而生的渴愛,與無明(ignorance)相應,而依於正欲而起的希慕,則是與智慧(wisdom)相應的。
欲望有兩類,價值也有兩種,分別是真價值,以及虛假的價值;真價值是由智慧所創造,虛假的價值是因為貪欲而產生。真價值可以達成幸福追求的最終目標,虛假的價值能夠滿足人類對商品消費的欲望。因此,消費也分成正確的消費以及錯誤的消費,正確的消費是以商品或勞務來滿足真正幸福的追求,而錯誤的消費則是以財貨或勞務來滿足感官的愉悅,或自我的快樂。
小小編:啊~這樣我知道了🤩,這就好像聖嚴師父說的:「想要是一種痛苦的事,需要是一種快樂的事。」如果能做到「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能要。」就能獲得幸福了!😘😘
史考樂:是啊,看樣子,你已經可以開始運用佛教經濟學了喔。😄
==================================================(這是分隔線)
👉「佛教經濟學」概念起源於一九五○年代,斯里蘭卡及緬甸等國為了追求經濟成長,試圖找出適合佛教國家使用的經濟發展模式,而由時任緬甸經濟發展計畫顧問的德裔英國經濟學者舒馬赫(E. F. Schumacher)所提出。
「佛教經濟學」的觀念最初用在東南亞國家,包括斯里蘭卡、緬甸與泰國,後來由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出現貧富不均、資源耗竭、自然環境惡化等問題,佛教經濟學的論述逐漸被西方經濟學界所重視。
資料來源:
1.聖嚴師父,《法鼓山的方向》、《抱疾遊高峰》
2.許永河,《聖嚴研究13輯.經濟富足與心靈安樂》
arrow
arrow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