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把前念的過程牽掛到後念的心上;活著時面對現實的環境,盡量做自己能做的事,奉獻自己能奉獻的心力、體力和財力,隨時提起責任,也隨時放下執著。不會有煩惱、痛苦、遺憾、渴望、憂慮、悔恨等的困擾折磨。最痛苦的人,是既放不下又提不起。
不過,身為平常人,責任心需要擔起來,執著心應該放下些。你具備有什麼身分和職任,就當盡心盡力盡你的責任,對於人人追求執著的金錢、事業、名利、權勢、愛情、兒女等,有了當然好,沒有了你就在心中放下吧。
----------------------------------------------------------
摘錄自《公案一〇〇》一物不將來
文/聖嚴法師 圖/Jane Wu
嚴陽尊者問趙州從諗禪師:「一物不將來時如何?」趙州答:「放下著。」尊者問:「既是一物不將來,還放下個什麼?」趙州說:「放不下,擔取去。」尊者大悟。
這是趙州禪師,幫助嚴陽尊者開悟的一則公案。
我們常聽人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生時兩手空空的來了,死時兩手空空的離開;可是在一般人的經驗中,卻無法做到這個程度,總是有許許多多的牽掛。有人出生時體健家富,有人出生時體弱家貧,這怎麼解釋?難道不是前生帶來的福報和苦報?然而如果真的能夠放得下,就毋須計較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在生死之間帶得來、帶得走的。同理,認為自己有福報、有智慧、有立場、有成就,也都是放不下,都是執著、是煩惱、是痛苦的根源。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僅不以為出生時未帶任何一物來,死亡時不帶任何一物走,也不會把前念的過程牽掛到後念的心上;活著時面對現實的環境,盡量做自己能做的事,奉獻自己能奉獻的心力、體力和財力,隨時提起責任,也隨時放下執著。若能如此,就不會有多少煩惱、痛苦、遺憾、渴望、憂慮、悔恨等的困擾來折磨你了。
此處嚴陽尊者的問話,可有兩層意境:一層是怎樣才能算是一物不帶來?另一層是如果真的能有「一物不帶來」的修養功夫,就該是開悟了。未開悟的人又怎麼樣呢?他既擔心不開悟,又想知道開悟怎麼一回事,顯示出他是一個正在被自我的煩惱所困擾的人。因此趙州禪師開示他說:「你放下吧!」意思是叫他放下什麼帶來不帶來的問題。尊者還是未能領會,所以又問:「如果我已一物不曾帶來,那還有什麼需要放下的?」他仍茫然,不知道要放下什麼?如何放下?趙州再幫他一個忙:「好吧!你既然放不下,那就擔起來吧!」
 
最後一句話使得嚴陽尊者開悟了,那是因為趙州點出「既然放不下,想必你知道放不下的是什麼?那就把它擔起來呀!」這時尊者驀然回頭一想,既沒有帶來什麼,也沒有什麼是需要擔得起來的了,心中豁然,如釋重負,如病頓消,因而開悟了。
的確,生時兩手空空的來,還有什麼好放下的,死時兩手空空的走,還有什麼要擔起的!最痛苦的人,是既放不下又提不起;如果你能做到既提得起也放得下,那就很好;如果你覺得根本沒什麼好提起的,那也不用放下什麼了,那就更輕鬆了。
 
不過,身為平常人,責任心需要擔起來,執著心應該放下些。你具備有什麼身分和職任,就當盡心盡力盡你的責任,對於人人追求執著的金錢、事業、名利、權勢、愛情、兒女等,有了當然好,沒有了你就在心中放下吧。遇到順利當然好,遭到困境,與其氣憤不平,不如退一步想放下吧;萬一放不下,就面對它接受它吧,你就做一個放得下也擔得起的正常人吧!

156202061_482425162958673_235809491294810417_n.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恆毅力  的頭像
    恆毅力

    佛法的智慧,用感恩的心去學習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