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到了第二階段的高峯之時,自覺到「我」的觀念已不存在,但那僅是揚棄了自私自利的小我,並未能把本體的理念或者神的實在也否定掉,不論你稱它為真理、唯一的神、最高的權威、不變的原則,乃至佛教所稱的佛陀,如果你以為它是實有的話,那都不出乎大我的境界,均不出乎哲學及宗教的範圍。
必須告訴你,到了第三階段,才是禪的內容,禪是無法想像的,它不是一種觀念,更不是一種感覺,不是可用任何抽象的理念或具體的事物來說明它的。冥想固然是普通的人通向禪之道路的應經過程,到了禪的門口,冥想的方法也用不上力了。正像用各種交通工具,把你一程一程地轉運到最後一個地方,前面是一座高山的峭壁,這座峭壁,向上看不見其頂,向左右看,不見其邊際。這時有一位曾經到過峭壁那邊的人,向你指著峭壁說,禪的天地就在這座峭壁的那一面,通過峭壁你就進入禪境了。但是,他又告訴你,你別寄望用什麼交通工具,飛越它,或者繞過它,或者穿透它,因為它是無限的本身,你不可能用任何方法通過它。
縱然是一位高明的禪師,把學生引到此處之時,也會覺得無能為力了,他雖是過來人,他卻不能把你拉過去,正好像母親飲食,不能使得她的不肯飲食的嬰兒解除飢渴的道理一樣。這時候,他唯一能夠幫助你的地方,是告訴你,把你過去的一切經驗,一切知識,一切你以為是最可靠的、最偉大的、最實在的東西和觀念,全部解除,連你要進入禪境的希望也得解除掉。正像你要進入一座特別神聖的建築物之前,那個守門的人,告訴你,不但不准攜帶兵器,連所有的衣帽鞋襪也要脫下,不但要一絲不掛,連你的肉體和心靈也要全部解除了,方許你進去。
因為禪是無我的天地,當你心中尚有一絲憑藉之物的時候,便無法與禪相應。所以禪是智者的領域,也是勇者的領域,若非智者,不能相信解除了一切的憑藉之後,尚有另一個境界會在你面前出現;若非勇者,要把自你有生以來,不論是思想的或知識的,精神的或物質的,所有的一切,全部拋棄,是很難做到的。
也許你會問:要作如此大的犧牲,進入了禪境之後,又有什麼益處呢?告訴你:當你存有這個問題之時,你是不能進去的,求取利益之心,不論為己或為人,都是有我的境界。中國禪宗的第六祖,教人進入禪境的開悟方法,是「不思善,不思惡」,也就是把我與人、內與外、有與無、大與小、好與壞、煩惱與菩提、迷與悟、虛妄與真實、生死之苦與解脫之樂等等的對立的觀念,全部打消了,禪境與悟境才會發生在你的生命之中,使你獲得一個新的生命,這新生命是你本來就有而未曾發現過的。禪宗稱它為父母未生你之前的本來面目。這既不是肉體身心的小我,也不是宇宙世間的大我,乃是不受任何煩惱束縛困擾的徹底自由。要進入這樣的禪門,並非易事,許多人學了數十年的禪,靜坐了數十年,仍然不得其門而入。
文/聖嚴法師 圖/Jean Li

3.pn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恆毅力  的頭像
    恆毅力

    佛法的智慧,用感恩的心去學習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