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六度行願菩薩心
昨晚將近十點,大家還在這裡演禮,從諸位身上,我看到了護法與弘法的願心,就如聖嚴師父當年為了分享佛法,使更多人受益,因此創建法鼓山。現在,香港分會正規劃購置一處永久性道場,這份願心非常可貴,然而前提,必須對法鼓山理念有正確的認知。
法鼓山開山的意義,是為了開啟人人心中的寶山,就如師父所說,在這世界上,只要尚有一人出生,便有一座寶山等待開發。至於什麼是法鼓山道場的特色?如果是禪修、拜懺、法會,這些活動其他的道場也辦,因此我們必須辦出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賦予每個活動教育的目的與關懷的功能。
要接引人,內部要先有共識。意見多元、看法不同,這在團體來講很正常,只是多元之中,必須學習尊重與包容,同中存異,異中求同,才能凝聚團體共識,達成決議。我相信每位菩薩建議的出發點,都是希望有利於團體,不過,難免有時意見未受採納,可能是觀點超前於團體,倒不一定是見解高下的問題。如果提的意見未被採納,請諸位要學習「暫時」放下,等待因緣成熟,他日再提。
上午的皈依典禮,新皈依弟子都念了三皈依詞,其中一句是:「從現在起,皈依三寶,成為三寶弟子,修學佛法,擁護三寶,永不退信」。現在我要勉勵諸位勸募會員發願,請你們也說:「從現在起,發願成為法鼓山勸募會員,成為勸募會員,修學佛法,擁護三寶,永不退信。」
大家都是六度萬行的大願心菩薩。所謂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般若)。諸位的布施是奉獻,奉獻時間、人力、財力或者智慧。其次是持戒,身為法鼓山的菩薩,大家都在學習佛的慈悲與智慧,對自己的言行有期許,彼此間也相互提醒,這就是戒的目的: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忍辱、精進和禪定,則如我們參加共修,或在活動之中,難免面臨順、逆二境,請大家練習把所有的人、事、物,都當成是我們修福修慧的資糧,把每個因緣,視為啟發我們同理心與菩提心的道場。
六度實踐,是以智慧為最高指導。智慧,不是知識,不等於哲學思辨,而是一種無我的態度。法鼓山菩薩最可貴的地方,便是無私無我的奉獻。在法鼓山,沒有名利可得,只有悲智願行可期。大家在這裡凝聚向心力,展現慈悲智慧的生命力,人人都在現身說法。這樣的力量,便可以感動人,接引人一起加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菩薩行列。
做任何事,前提一定是盡心盡力,至於努力的成果是否一如預期,則要面對、接受、處理、放下,放下之後,提起自在的平常心。每一個人都具有無窮的潛力,只是尚待開發。還要保持堅定的毅力與耐心,才能把事情完成。團體的最可貴處,是在共識之下,眾人朝同一個方向邁進,發揮團結就是力量的精神。只要以奉獻利他的願心,作為生命的大方向,生命的動力,自然源源不絕。
(二O一二年)
◎文:釋果東
◎摘自《抱願,不抱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六度行願菩薩心 釋果東
    全站熱搜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