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和氣氣與人相處,平平安安日子好過。
祝福大家平安自在
假戲真演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肯承當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最上一層樓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佛教有一種「業」的觀念,凡是我們的一舉一動,不論經由語言、思考,或是身體所表現出來的任何一種行為,都稱之為業;因此我們任何起心動念或舉手投足,可以說都是在造業。

人不可能不造業,但卻可以讓自己不要產生業障,因為一旦有了業障,就會障礙到原本該做的事、該想的念頭、該說的話,讓人進退兩難。

所謂造成障礙,是指自己的身、口、意行為造成他人的困擾、自己的麻煩;也就是說,因為你的緣故,造成別人或自己時間、能力、財力等的損失,以致於讓事情進行得不順利,那就是障礙了。

而且你造成別人的損失、傷害,對方可能就會來討回公道、要求補償,他們就像是你的「債權人」,而你就是一個欠債的人。如果你得罪的人很多,又經常讓很多人受到傷害,這麼一來,你自己就會常常遇到障礙,這些就成了你的業障。

如何不讓自己產生業障呢?只要我們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能有益於人,也有益於己,就不會造成障礙。

可是我們大多數的人都很自私,都只想到對自己有利,而不管別人如何。這自私的我其實是非常愚蠢的,還以為讓別人受損失就是佔便宜,殊不知這些行為雖然暫時利益了自己,可是往長遠來看,卻是對自己不利的。這種自私又自我的行為,不僅害人,而且害己,所以是很愚蠢的。

文/聖嚴法師 圖/Joyce Yang

668.png

#不被自己障礙住
#學習關懷與付出
#法鼓全集_從心溝通
#法鼓山傳燈院
#禪修
#佛法
#聖嚴法師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坡,不是讓你轉換氣氛,因為在佛七期間,安排的出坡工作都非常單純,不需要太花頭腦,所以還是可以一邊默念,一邊做工作,這樣手也在念佛。

個人的事情做完了,請進入佛堂拜佛,一邊拜佛一邊念佛,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的動作。不要找人講話,也不要看到別人在外面轉,就跑去看花草樹木,要隨時隨地與佛號在一起。看到任何人都把他觀想成阿彌陀佛,平常走路也像在佛堂裡一樣有蓮花,那就處處蓮花。睡覺時是在蓮花上,坐著時也是在蓮花上,甚至馬桶也是蓮花。你不斷地念阿彌陀佛,在平常生活之中,會清淨、精進、少欲、無諍,會真正有慈悲心、有智慧。

我們要把環境裡所有的人、事、物通通都融入佛號裡,通通都融入佛國淨土的依正莊嚴中,因此你說:「我在念阿彌陀佛,在做阿彌陀佛的事。」吃飯時,雖然沒有感覺到這是阿彌陀佛,但是因為還在默念,飯與阿彌陀佛就是分不開的,做的事與阿彌陀佛也是分不開的。

這樣你二十四個小時,一整天都與阿彌陀佛相應、相繫,眼睛閉起來,自然而然會出現瑞相。但是不要追求、想像瑞相,期待太深,變成妄想,佛也念不好了。所以,只管念佛,不管是不是有瑞相。有瑞相是好事,但不是我們修行的目的。

文/聖嚴法師 圖/Jane Wu

667.png

#其他時間
#精進修行期間的念佛
#如何修行念佛法門
#往生西方淨土的修行
#有相念佛
#法鼓全集_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法鼓山傳燈院
#禪修
#佛法
#聖嚴法師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菩提心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眾生心裡出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其他時間,也就是離開大殿、佛堂後,要去上廁所、喝茶、吃飯,或是換洗衣服、洗臉、漱口、出坡,不管是什麼動作、什麼姿態,都應該讓全部身心與佛號相應。

譬如去喝茶,心裡可以想:「我現在要去喝水。」在前往喝水的地方時,可以觀想步步蓮花、念念彌陀,到了喝水的地方,倒水、喝水,則觀想喝的是蓮池中的八功德水,而且是阿彌陀佛所賜的水,一邊喝一邊念佛,心裡還是阿彌陀佛。

上廁所時,有人覺得廁所好臭,怎麼能念阿彌陀佛?我們身上沒有一個地方不是臭的、髒的,有口臭、汗臭,然後鼻孔裡有鼻屎、耳朵裡有耳垢、眼睛有眼屎,我們根本就是一個臭人。如果臭就不能念佛,那我們這個身體就不能念佛了。身體是道器,我們就是要用這個臭皮囊做修行念佛法門的工具。

廁所裡臭是正常,本來小便、大便就是臭的,而且臭有什麼關係?有人想,佛會跑掉。我們自己在念佛,佛在心中,心中有佛,念念把心與佛號相應、與佛的願力相應,佛就是自己。所以,在廁所裡可以念佛。

但是進入廁所,要脫海青。穿著海青是為了莊嚴佛殿,目的是將臭皮囊蓋起來,使我們看起來整齊、順眼,不會眼花撩亂,也不會分心、散心,這是為人助道、為自己修道。到廁所,是一個人,不需要莊嚴,最好脫下來,況且穿海青上廁所也不方便。

脫海青時,念佛;如廁時,念佛;離開廁所洗手時,念佛;拿海青時,念佛;穿海青時,也念佛;隨時隨地不要忘掉念佛。如果不小心跌了一跤,一聲阿彌陀佛;看到人跌倒了,也是一聲阿彌陀佛,然後趕快把他攙起來。這就是為什麼佛教徒逢人就稱阿彌陀佛,發生狀況時也稱阿彌陀佛的原因。不是因為禮貌,也不是為了祈求阿彌陀佛來幫你的忙,而是因為隨時都不離佛號。

文/聖嚴法師 圖/Jane Wu

6689.png

#其他時間
#精進修行期間的念佛
#如何修行念佛法門
#往生西方淨土的修行
#有相念佛
#法鼓全集_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法鼓山傳燈院
#禪修
#佛法
#聖嚴法師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拜佛念與念佛的原則完全相同,嘴巴在念,聽著大眾念,自己跟著念,心中也在念,唯一不同的是,身體在拜。此時身體、耳朵、嘴和心是合而為一的,要做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同時在念,六根無二用。

拜的時候,不需要想像有一個阿彌陀佛在面前,只要知道阿彌陀佛是禮拜的對象就好。然後身體的每一個動作,從合掌、彎腰、出手、跪下,手肘著地、膝蓋著地、頭著地,到站起來為止,都做得清清楚楚,並且與佛相應。譬如手要下去時,全神貫注念阿彌陀佛,但是配合著手的動作,要拜下去時,你說:「我的身體正在拜阿彌陀佛,我知道我的感覺,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關節的動作都是在拜阿彌陀佛。」

禮佛是對佛的禮敬,是以禮貌的動作來表示對佛的尊敬,因此在拜的過程之中,每一個動作都不能馬虎、敷衍,否則就好像是雞在吃米,或是磕頭如搗蒜,一點禮敬的意思都沒有。但是也不要緊張,要非常安詳、輕鬆、安定地拜。

一邊念佛、一邊拜佛,一邊留心拜佛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動作的感覺都要清清楚楚,然後心中是佛號,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感覺全部都是佛號。這樣雜念就會減少,也不容易有產生雜念的機會,這時修的就是「念佛三昧」。

另外,禮拜的時候不能貪,想要拜多少拜。如果煩惱重時,要快拜;如果煩惱不是那麼重時,要慢慢拜,就能把心安定下來。

文/聖嚴法師 圖/高永承

6667.png

#拜佛
#精進修行期間的念佛
#如何修行念佛法門
#往生西方淨土的修行
#有相念佛
#法鼓全集_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法鼓山傳燈院
#禪修
#佛法
#聖嚴法師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活路與絕路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