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和氣氣與人相處,平平安安日子好過。
祝福大家平安自在
問:當家裡有老人需要照顧時,常會在兄弟姊妹間造成緊張,到底誰該照顧年老的父母呢?是讓老人家周遊子女家輪流居住,還是送到安養中心呢?手足之間該怎麼負起照顧責任呢?有時老人家被當人球互踢,實在很悲哀。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說完佛、阿羅漢、菩薩之後,再說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那裡的眾生都已經得到「阿鞞跋致」。阿鞞跋致(avinivartanīya)是梵文,中文翻譯為「不退轉」,從經文後面來看,應該是指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無上菩提心不會退轉了。

不退轉有三種,第一位不退、第二行不退、第三念不退。所謂「位不退」是已由凡夫進入聖人的階位,雖然我們去的時候,還是凡夫,即使是上品上生也是凡夫,可是到了那裡見佛聞法之後,就能夠心開意解,有的很快就能夠超凡入聖,得位不退。「行不退」是指發無上菩提心,經常度一切眾生,永遠不會再退回去做小乘人了。「念不退」是指每一個念頭都跟一切智相應。一切智就是佛智(佛的智慧),斷除一切煩惱的智慧,又叫作薩婆若(sarvajña),或薩云然。當所有的煩惱都斷盡時,一切智就出現了,從此以後,念念和一切智相應。

到了那裡的眾生,至少一定是位不退,然後行不退、念不退。所以不會再從聖人變成凡夫,以後要倒駕慈航,現凡夫相度眾生。我們只知道極樂世界有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其實還有很多眾生就像觀世音菩薩一樣是一生補處的菩薩,有無量無數,非是算數所能知之,只能夠用無量無邊的阿僧祇來形容。因此,所有的眾生,聽到了這一部《阿彌陀經》,都應該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能夠與這麼多的「上善人」俱會一處。

什麼是上善人?上善人是一生補處位的菩薩,已經得解脫的阿羅漢本只是善人,但因他們實際上也是菩薩,是菩薩顯現,所以說「諸上善人」。

在極樂世界是與上善人在一起,在人間我們卻經常與阿修羅在一起。譬如夫妻,愛時愛得要死,恨時又恨得要命,愛恨糾纏不清。我們信了佛、念了佛之後,就要把家人當作菩薩、當作同修伴侶來看,這樣在家不也是與諸上善人相處了嗎?有人說:「他像牛頭馬面,哪裡像諸上善人?」你應該要這樣想:「雖然他長得像牛頭馬面,但他是諸上善人化身牛頭馬面來度我的,讓我修忍辱行、讓我發菩提心,我要感恩他。」這樣就沒有問題了。所以,我們要謙虛,要把他人當成諸上善人般恭敬。

文/聖嚴法師 圖/Jane Wu

2.png
#眾生
#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
#正宗分
#阿彌陀經講記
#法鼓全集_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法鼓山傳燈院
#禪修
#佛法
#聖嚴法師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讀經是為了護法

在大乘經典裡面,多方提及,佛滅度之後,凡是有人受持讀誦佛經,就等於佛住於世,此人居處即得十方諸佛及護法龍天護持。護持佛法僅是將佛經擺著是不夠的,應當進一步受持讀誦。

(六)讀經是為超度及祈福

不論大小乘的佛教徒都相信臨命終時,親友為亡者以做佛事來超度的功德。我們通常以誦經來超度亡者。我們的禪中心有一位西方人,一向只知參禪打坐,結果,他的一位摯友於去年過世了,他就來問我:「師父呀!我的朋友過世了,怎麼辦呢?可以用打坐來幫助他嗎?」我告訴他:「你還是誦經吧!」因為這個關頭,打坐不如誦經來得直接有利。

為亡者誦經的作用是什麼?簡單地說,是運用佛力,將已逝的人召回,讓他來聽經聞法,進而得以解脫。如若亡者已往生他界或已轉生,也無妨。因為在我們誦經時,自己便在修行,即有功德;並且常有許多肉眼不見的無形眾生在旁聽聞,獲得法益。因為這些眾生得到法益,使得亡者有了功德;畢竟「經」是為他誦的。所以《梵網經》提到,如果父母、兄弟、和尚、阿闍黎亡滅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解說大乘經律。能夠使得死者及無形的眾生同霑法益,發菩提心,將來共成佛道。

誦經可以超度新死亡靈,同樣也可以追薦亡故已久的死者,只是力量小得多。因為死者可能早已轉世了,不能來聽經,但是替他誦經做佛事,幫他結其他眾生的善緣,仍是不無助益。附帶地,這裡有兩個觀念請大家留意:第一,我們自己平常就要常常聽經聞法,自求多福。不要等到死後才由別人來代勞。第二,經上說「三七日或七七日」,指的是從臨終之日算起至二十一天或四十九天內,要盡快替死者做布施、設供、誦經、念佛號等的佛事,而不是叫你等到那時才做。

總之,誦經既能嘉惠生者,又可資益亡人,可說是冥陽兩利的事。一切眾生,不論天、人、鬼神,乃至有靈的畜牲,凡是未出離三界的,都需要讀經修行;這也正是我今天在此叨叨絮言的本意。

文/聖嚴法師 圖/Jane Wu

4.png

#讀經的功能
#讀經與修行
#法鼓全集_禪門
#法鼓山傳燈院
#禪修
#佛法
#聖嚴法師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經的功能約略可分為六種:

(一)讀經是為明心

時時讀經就像是時時用明鏡來照心一樣,煩惱無明就會減少。

(二)讀經是為解義

每讀一次經,就會對經典的玄文奧義多一分認識。依據中國的傳統,師父在授經時,通常不解釋意思,而只是要求你不斷地去念。我做小和尚的時候,曾經請教過師父:「經裡面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師父卻說:「多讀呀!多讀幾次就會懂的。別人告訴你的有限,自己熟讀了,自然懂得更多。」當初我頗覺懷疑,現在卻不由得不相信了。如今我把相同的答案告訴弟子,他們也同我當年一樣,無法接受。甚且還會高聲抗議:「為什麼不先解釋一下呢?還不懂得就讀,有什麼用。」

(三)讀經是為修定

我教導學生,讀經時要都攝六根,口裡專意念誦,耳朵仔細傾聽念出來的聲音,不必去理會經文的意思。獨自自修的時候,因為別無選擇,只好自念自聽。但是人多的時候,最好是聽別人念出來的聲音;不論是聽群體合念的聲音,或是某一個特定對象比較穩定順暢的聲音都好。聽自己的聲音很不容易得定。可惜凡夫往往執著於自己的聲音。因此,讀經還是跟多數人一起讀比較好。

(四)讀經是為弘法

我剛才開頭的時候提到,六祖惠能大師因為聽到人家讀誦《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於言下豁然開悟。所以,讀經的人自己不開悟沒有關係,能夠讓別人開悟也很好。因此,你在誦經時,說不定真的有人聽了你念經,引發善根。曾有個朋友告訴我,他原本是不信佛的,有一次在旅途中,枯坐船艙百般無聊,心裡異常煩躁;後來,因為一位女士不斷在旁誦經,他聽了覺得受到安撫,一顆躁鬱的心便逐漸安定下來。他自忖:「聽到別人念經都這麼好,自己來讀豈不更佳?」後來就因為這個因緣,他也開始讀經,終於變成了正信的三寶弟子。

文/聖嚴法師 圖/Jane Wu

3.png

#讀經的功能
#讀經與修行
#法鼓全集_禪門
#法鼓山傳燈院
#禪修
#佛法
#聖嚴法師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無量壽

無量壽指的是阿彌陀佛的報身。佛有三身︰化身、報身及法身。化身,就像我們的色身,生在印度的釋迦牟尼佛的肉身就是化身,這個生命是有生有滅的,是為了應化某個地方而出現,等任務結束後就離開了,所以是有始有終。佛的報身是功德的身,是有始而無終的,因為成佛以後,永遠不會消失。佛的法身則是無始無終的,我們自己也有法身,但是因為愚癡、煩惱重,所以看不到。

阿彌陀佛的壽命無盡期,極樂世界人民的壽命也是無盡期,那裡的人民都是往生極樂世界以後的諸上善人及蓮花化生的人。蓮花化生的身體實際上就是報身,所以有始無終,不會消失。他們已經出離分段生死,所以一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會再有身體的死亡,不會說到了極樂世界以後,因為沒有念佛,蓮花就會枯萎,然後就不見了。其實在西方極樂世界,也不可能不念佛,極樂世界的正報、依報隨時隨地都在念佛、念法、念僧,不可能不精進。所以只有蓮品高升,不可能有機會向下沉淪,因此人民也是無量壽。所以,如果大家要求長壽,這是最好的一個辦法。

阿彌陀佛成佛已經十大劫了,但以無量無數恆河沙劫來看,十劫的時間很短,因此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在十方一切諸佛國土之中,算是一個新形成的佛國淨土,它的壽命還有很長很長。

文/聖嚴法師 圖/Jane Wu

2.png

#無量壽
#佛
#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
#正宗分
#阿彌陀經講記
#法鼓全集_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法鼓山傳燈院
#禪修
#佛法
#聖嚴法師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極樂世界是由阿彌陀佛,也就是極樂世界教主的願力所成的。阿彌陀是無量壽、無量光的意思,因為這尊佛的光明無量,能夠遍照十方國土,沒有一點障礙,而且他的壽命是無量的,生在極樂世界的人民也是壽命無量的,所以叫作阿彌陀。其實阿彌陀有很多意思,但這裡我們只舉出無量光和無量壽兩種。

(1)無量光

佛的光明是慈悲、智慧,他放慈悲光、智慧光,都是為了利益眾生。因為平等度眾生,所以他的慈悲光是無一處的眾生不照,只要眾生有眼睛,就可以看到、感受到。但多數眾生的眼睛是瞎的,就是沒有善根,也沒有人告訴他們。或許他們也從來不相信有阿彌陀佛的光,所以即使阿彌陀佛的慈光照了他們,也不知道。就好像一出生就看不見的人,因為從來沒有見過光,即使有陽光、燈光,也不知道那是光。

佛的慈悲、智慧無限,所以是無量光。不要將它想像成太陽光或燈光,佛像上的頭光、背光或身光,也都只是一種象徵。如果我們有信心,當真正接觸到佛時,就能體會佛與我們凡人之間的差別,以及佛光是什麼。

簡單來說,光的意思是「影響力」。好的影響力是白色白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青色青光,壞的影響力則是黑色黑光。黑色不僅不能放光,還會專門吸光。每一個人只要存好心,就是一個放光的人;只要用好心待人,就能讓他人沾光。我們不是就經常以「沾光」來形容從他人那裡得到光彩或利益嗎?

文/聖嚴法師 圖/Jane Wu

1.png

#無量光
#佛
#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
#正宗分
#阿彌陀經講記
#法鼓全集_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法鼓山傳燈院
#禪修
#佛法
#聖嚴法師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接下來開始講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正報是指極樂世界裡的眾生與佛。在娑婆世界裡,我們這個身體是正報,我們住的地球是依報,我們莊嚴嗎?這要看是由誰來看,或是怎樣看了。

以菩提心看這個世界,世界就是我們的道場。在娑婆世界,我們能夠受苦受難,就是修忍辱行;這個世界有很多人希望我們幫助,就是修布施行;這個世界有很多的罪惡,所以我們要持戒;這都是修波羅蜜。如果沒有娑婆世界,就沒有機會修行了,能這樣看,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的道場,叫作凡聖同居土。我們住在這個世界就在度眾生,眾生也在度我們。

文/聖嚴法師 圖/Jean Li

2.png

#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
#正宗分
#阿彌陀經講記
#法鼓全集_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法鼓山傳燈院
#禪修
#佛法
#聖嚴法師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的密宗雖然特別重視「大樂思想」,但這是指修行過程中,在精神上產生的喜樂。例如修習禪定時有所謂的「禪悅」,只要能夠修到身心統一,就會有一種沒有綑綁、束縛的舒暢感,也就是「輕安」的快樂;又例如中國淨土宗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終極目的,也是以「極樂」來形容修行到最後的境界,可見修行的確可以得到快樂的結果。可是,修行的目的並不單只為了自己追求快樂,而是為了幫助別人遠離痛苦、得到快樂。

如果僅以追求快樂做為人生的目標,很可能會變成一個享樂主義者而有所偏差,更有可能適得其反地帶來痛苦。達賴喇嘛之所以說:「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是站在眾生的立場,迎合現代人趨樂避苦的心理,我們千萬不要誤解達賴喇嘛真正的意思。

因此,追求快樂只能說是一個起點,是人類共同的希望,不能誤以為追求快樂就是人生的最終目的,否則,僅追求物質生活上的快樂,帶來的結果可能就是痛苦。而且以佛教的立場而言,應該要有「不為一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精神,當一切眾生都得到平安與快樂時,你才會真正地離苦得樂。

文/聖嚴法師 圖/詹明峰

1.png

#追求快樂是起點不是目的
#你快樂嗎
#法鼓全集_真正的快樂
#法鼓山傳燈院
#禪修
#佛法
#聖嚴法師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以及五蘊熾盛等,總稱為「八苦」。苦是人生的事實,不過正因為有苦,所以人一出生就希望追求快樂,因此達賴喇嘛曾說:「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他採取與釋迦牟尼佛相對的角度來說,佛陀講「離苦」,他則講「得樂」,但呈現的都是人生的實相。
文章標籤

恆毅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